![]() 華達科技加快一體化壓鑄技術落地 國元證券公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國內知名汽車沖壓件供應商——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達科技”)通過與北京航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航大新材”)的深度合作,以加強在鋁合金鑄造領域的布局,持續推進一體化壓鑄技術的研發與落地。 在全球汽車電動智能化的浪潮中,華達科技積極開拓新能源市場,通過收購及自主研發等方式不斷拓寬產品品類,開拓電池托盤總成、電機殼等業務,并布局一體化壓鑄等技術工藝,打開了公司的新增長極。 華達科技早前表示,“由于未來生產新能源零部件的材料將會用鋁壓鑄來替代鐵,所以公司正在為鋁壓鑄這一替代工藝做投資準備。公司對于一體化壓鑄工藝的未來較為看好,并預估,在未來,高強度、一體化的超級生產線會是必然趨勢。” 上海市壓鑄技術協會年會3月中舉行 上海市壓鑄技術協會消息,由上海市壓鑄技術協會主辦的“2022壓鑄創新與智能發展論壇暨上海市壓鑄技術協會年會”將于2022年3月19日在上海汽車城瑞立酒店舉行。本屆大會以聚智賦能 “碳”索未來為主題,邀請專家教授作行業分析報告。《壓鑄周刊》作為支持媒體參與活動。 宇龍精機在湖州建壓鑄、數控設備制造項目 湖州市南太湖新區消息,日前,宇龍精機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拿到了南太湖新區生態環境分局的環評審批文件,接下來,公司可以自主完成竣工環保驗收并申請排污許可證。 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數控機床300臺(套)及配套零部件1200臺(套)、金屬材料改性5000噸、輕合金材料壓鑄成型5000噸的生產能力。 上海交大研發出不銹鋼鎂合金 上海鎂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報道,針對鎂合金易腐蝕的瓶頸問題,由上海交通大學曾小勤教授帶領的鎂合金研究團隊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思想,將高通量計算和機器學習技術相結合,從鎂合金腐蝕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本質出發,實現了低電位差合金相篩選和成分優化設計,提出了不銹鎂合金的設計原理。成功研發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不銹鎂合金,其鹽霧腐蝕速率僅為傳統鎂合金的百分之一(0.038 mg/cm2·day),抗腐蝕能力與海洋裝備使用的防銹鋁合金相當。
圖3:不銹鎂合金和普通鎂合金在3.5wt%NaCl溶液中浸泡1年后的形貌對比
圖4:不銹鎂合金在酸性鹽霧(pH=3.5)測試240小時后的形貌對比 測試表明,經過12個月的模擬海水浸泡實驗,不銹鎂樣品依然保持較好的表面質量,而普通鎂合金早已腐蝕碎化。進一步的測試表明,即使在酸性鹽霧(pH=3.5)的極端環境下測試240小時,不銹鎂依然展現了高耐蝕和穩定性,腐蝕速率僅為0.161 mg/cm2day。相較于國外已成熟應用的高性能耐腐蝕鎂合金,不銹鎂合金在保持力學性能相當的前提下,耐腐蝕能力增強了近10倍。 拓普集團1.07億元購得約538畝地 拓普集團發布公告,2月23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拓普滑板底盤(寧波)有限公司(“拓普滑板底盤”)分別以7651萬元、3097萬元競得寧波杭州灣新區二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二宗出讓土地面積分別為255003平方米(約383畝)、103232平方米(約155畝)。拓普集團表示,公司本次競得土地使用權將用于線控底盤滑板底盤等智能電動汽車相關項目建設,以滿足迅猛增長的訂單需求。 今年2月10日,拓普集團在寧波市杭州灣新區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拓普滑板底盤(寧波)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20億元。新公司從事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批發,汽車零配件零售等。 飛榮達出資5024.3萬元購地 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飛榮達”)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飛榮達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9日以人民幣合計5024.3萬元竟得常州市金壇區二塊土地使用權,土地面積分別為98554平方米、13097平方米。本次購得土地是用于“飛榮達智能電源及新材料項目”的第一期規劃用地。 飛榮達表示,公司目前已正式完成了5G天線+散熱+屏蔽整體方案的深度布局,將緊密圍繞著材料及制造雙路線,通過自身在技術、產品及客戶優勢,不斷鞏固優勢賽道—智能終端及通訊設備領域,并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屏蔽及散熱解決方案,形成智能終端、通訊設備及新能源汽車齊頭發展的產業布局。 據了解,2020年10月25日,飛榮達與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及常州市金壇華羅庚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簽訂了合作協議,公司擬通過子公司預計投資人民幣50億元以上,在金壇華羅庚科技產業園內投資建設“飛榮達智能電源及新材料項目”。項目規劃用地490畝左右,包括建設飛榮達高導材料研究院,以及從事氮化鎵高功率電源、新能源汽車端板、新能源汽車液冷板、特種散熱器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特斯拉將提高上海工廠零部件產能 據上海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發布的信息,特斯拉公布了超級工廠項目(一期)第一階段-零部件生產工藝提升項目(產能調整)環評報告書。特斯拉在報告中稱,為滿足企業出口需求,特斯拉上海擬在一期地塊現有廠房內建設該項目,擬通過增加生產車間,增加工人數量,提高設備開動率等方法,提高零部件產能。 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零部件生產工藝提升項目始于2020年3月。當時特斯拉在環評報告中披露,公司計劃在上海超級工廠現有廠房內新增動力電池、電驅動總成、下車體一體成型等生產工藝,進行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年產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集成)、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系統、電機控制器等26萬套。其中,項目(一期)第一階段已經在去年9月初竣工并開展調試,特斯拉預計將于今年2月底完成自主驗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