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車企跨界投身手機行業,手機制造商跨界投身汽車制造行業的現象屢見不鮮。盡管各方跨界的意圖不一,但對產品間智能化發展的趨向卻殊途同歸。在智能汽車和科技浪潮的推動下,科技企業如360、華為、OPPO、小米、蘋果等紛紛進軍智能汽車領域。而在汽車行業,在蔚來之前,也有吉利、上汽、特斯拉等車企已經或正在跨界造手機。
2021年3月30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小米集團正式立項小米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正式開始布局造車。同年9月,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成立,11月27日,小米汽車落戶北京。根據規劃,小米汽車將在北京分兩期建設累計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計劃2024年首車將下線并實現量產。 除小米之外,華為更是深入電動汽車領域。不僅為北汽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車型提供華為的HI自動駕駛系統,還在車聯網軟硬件系統、三電系統方面都有所涉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基于我們這么多年積累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技術),來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 據了解,對于手機企業來說,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體量更大,利潤率也更高。在國內甚至全球手機市場競爭漸趨白熱化的當下,智能電動汽車會成為企業一個比較好的轉型方向。特別是對于華為和小米這類掌握不少核心技術的公司來說,造車難度雖然遠比造手機大,但傳統車企無論是在ICT領域還是在客戶運維方面,都比手機廠商要落后不少。尤其是在智能電動汽車最重要的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領域,手機廠商也是大有可為。 此外,隨著汽車智能化需求趨勢越發明顯,智能車聯網成為車企發展的必經之路。智能車聯網是智能物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當前智能物聯網有且只有一個用戶入口,就是智能手機,這也使得各車企紛紛進軍手機市場。目前,汽車電動化技術已被行業廣泛掌握,而汽車的智能化浪潮才剛剛開始。汽車產業邊界已經被顛覆,汽車在未來將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超級智能移動終端”。 作為國內知名的汽車制造商吉利汽車,在2021年9月成立了星紀時代,緊接著吉利集團創始人李書福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武漢投資高端智能手機項目,宣布正式進軍手機領域。今年7月4日,吉利旗下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星紀時代”)與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魅族”)在杭州舉行戰略投資簽約儀式,正式宣布星紀時代持有魅族79.09%的控股權,并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
星紀時代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消費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勢在必行。未來,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兩個行業的賽道不再單調,兩者不再各行其道,而將形成共同用戶的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一體融合關系。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實現超級協同。” 近日,蔚來汽車設立的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美元,注冊地址為上海市嘉定區安亭,主要從事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機械設備研發、移動終端設備銷售、通訊設備銷售、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硬件銷售、智能車載設備銷售等。蔚來創始人李斌表示,蔚來將會從用戶利益和體驗出發,研究手機和以車為中心的智能終端設備,為車主提供一款車機互聯體驗最好的手機。此外,他還表示公司規劃每年開發一款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