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上海周邊汽車供應鏈的復工復產,目前公司生產線滿負荷運作。”前天,中鑄協會員單位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步伐加快,不僅孵化了新的業態,還激發了更多的創新。上月底,公司設計的輕量化汽車底盤轉向節完成實際交付,實現單部件重量降低約30%,有效填補了國內該方面的空白。 據悉,該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汽車新能源輕量化領域的領跑者,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實現鋁壓鑄、鋁鍛造、鋁擠壓三大工藝集成,產品涉及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電控系統、電池系統、底盤系統及車身系統等,成功構建了全球研發與銷售體系。 走進位于北侖的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六號智能工廠,在常年恒溫20攝氏度左右的數字化車間內,記者看到工人們在自動生產線上認真地工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公司銷售額增長迅速,二季度預計繼續保持高幅增長。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企業一方面時刻關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生產供應狀況,對生產計劃和交貨周期進行合理調整,保證正常生產不斷線;另一方面堅持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研發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尋找新的增長點。 據統計,汽車重量每下降10%,則燃油車油耗降低8%,排放降低4%,電動車續航里程增長14%。但輕量化要付出代價:輕量化金屬材料價格更貴,生產工藝更復雜,維修成本也更高。一體壓鑄新技術的開發為輕量化提供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實現途徑。今年4月,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門成功設計輕量化汽車底盤轉向節并實際交付給客戶。該轉向節產品可為客戶定制設計,設計時需要考慮周邊部件幾十種復雜受力狀況,單個重量由原先的7.7kg減輕到5.86kg,實現汽車減重約30%,有效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同時,企業自主研發的鋁合金原材料已遠超國內標準。“國內一般材料的抗拉強度在260Mpa至300Mpa之間,我們的材料可達到370Mpa;國內一般材料的屈服強度在220Mpa至240Mpa之間,我們的材料可達到340Mpa。”據企業技術部門負責人介紹,這項技術讓汽車轉向部件承壓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相關材料和設計水平均有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自技術升級以來,企業已陸續接到多家汽車公司訂單,后期將通過產品組織拉伸、臺架試驗碰撞等實驗進行進一步驗證、優化。 企業家感言 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徐旭東: 向陽而生,逆光而行,無所畏懼,風雨兼程。從事制造業,唯有持續不斷地開展技術創新,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加速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乘勢而上,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而不懈奮斗。 本文文字內容來自:寧波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