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內一體化壓鑄產業化進程加速,一體化壓鑄板塊內多家公司2022年業績報喜。截至4月18日,已有拓普集團、愛柯迪、旭升集團等公司先后公布了去年年報。數據顯示,上述公司去年營收均實現了不同程度增長。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高景氣,近年來一體化壓鑄產業發展迅速。4月14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一體化壓鑄成形等先進工藝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一體化壓鑄企業業績喜人 公開資料顯示,一體化壓鑄技術是通過將原本設計中需要組裝的多個獨立的零件經重新設計,并使用超大型壓鑄機一次壓鑄成型,直接獲得完整的零部件,實現原有功能的技術。該技術最早由特斯拉于2019年提出,并于2020年9月份應用于Model Y車型的后地板生產上。根據特斯拉公布的信息,Model Y的后地板采用一體壓鑄技術后,將原方案的80個沖壓焊接零件集成為一個鑄件,并實現40%的降本和10%的減重。 受近年一體化壓鑄技術產業化應用加速發展的影響,不少相關上市公司去年業績實現增長。 零部件企業方面,拓普集團去年實現營收159.93億元,同比增長39.52%,實現歸母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67.13%;愛柯迪去年實現營收42.65億元,同比增長33.05%,實現歸母凈利潤6.49億元,同比增長109.29%;旭升集團實現營收44.54億元,同比增長47.31%,實現歸母凈利潤7.01億元,同比增長69.70%。
對于業績高增長,拓普集團表示,這受益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廣闊產品線、系統研發能力及創新型商業模式等因素的積極影響,輕量化底盤及汽車電子產品線逐步進入收獲期并貢獻業績,公司銷售收入與利潤保持快速增長。旭升集團則稱,公司前期開拓的新能源領域客戶項目訂單持續放量,營收規模大幅增長。 壓鑄設備企業方面,伊之密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6.80億元,同比增長4.16%。公司表示,去年家電、3C行業較為低迷,公司壓鑄機業務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與此同時,由于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一體化壓鑄領域以及LEAP系列高端壓鑄機表現亮眼。下一步,公司將加大拓展力度,推動一體壓鑄這一全新應用場景的更快發展。
一體化壓鑄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汽車輕量化、電動化發展,一體化壓鑄技術開始受到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新能源部門的青睞,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大眾、沃爾沃等紛紛開啟一體化壓鑄技術研發和應用,孕育出全新的一體化壓鑄技術藍海市場。國聯證券預計,2025年國內一體化壓鑄零部件市場空間將達到348.4億元,2021年至2025年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30.9%,市場空間廣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體化壓鑄技術是對傳統汽車制造工藝的革新,可以讓車身輕量化,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縮短供應鏈,整車的制造時間和運輸時間縮短,減少人工和機器人,提升制造規模。同時,一體化壓鑄技術對新能源汽車解決續航問題起到積極作用。新能源汽車對減重和提效的訴求加速結構件集成度提升,一體化壓鑄是大勢所趨,未來將進入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由于低碳化、輕量化發展需要,已經成為一體化壓鑄技術的主流客戶,其產銷量的增長將拉動一體化壓鑄市場需求。因此,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一體化壓鑄行業的市場規模前景十分廣闊。此外,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壓鑄廠正不斷加大對一體化壓鑄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了我國一體化壓鑄技術的發展。” 面對新風口,壓鑄機廠商、汽車零部件及材料廠商紛紛跟進,積極布局一體化壓鑄技術應用。 例如,注塑機領先企業伊之密去年正式布局一體化壓鑄技術,并成功推出7000T大型壓鑄機,打開壓鑄業務未來成長空間。合力科技擬定增募資8.05億元加碼大型一體化模具產能規模,大幅提升公司高品質、定制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夯實一體化模具及鋁合金部品的生產基礎。多利科技現也開始介入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領域,公司在相關領域已經進行了設備采購,并具有相關技術儲備。 本文來自證券日報,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