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勒壓鑄亞太區總經理盧敏先生(右)做客“直播間”,接受《壓鑄周刊》主編專訪 原標題:壓鑄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布勒壓鑄亞太區總經理盧敏先生專訪 在“2021全國壓鑄年會”期間,主辦方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壓鑄周刊》聯合推出“對話行業專家:直播訪談”節目,邀請行業專家、知名企業相關負責人做客直播間,就當下壓鑄行業的熱門話題和各自企業的發展情況展開“對話”。 其中,作為受訪嘉賓,布勒壓鑄亞太區總經理盧敏先生,就布勒8400T壓鑄機進展情況,大型一體壓鑄及超大型壓鑄機趨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布勒壓鑄亞太區業績分析,歐洲市場當前狀況等話題,做了獨到的分析以及發表了自己觀點和看法。 《壓鑄周刊》主編:去年11月,您通過線上發布會的形式發布了布勒的5600T和6100T的超大型壓鑄機,然后同時宣布8400T的項目正式啟動。目前8400T機型的項目進展如何?你是否有更多的消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盧敏先生: 去年,布勒中國壓鑄事業部舉辦了一場線上發布會之后,在行業反響還是比較大的。很多行業OEM廠家、龍頭壓鑄企業,對我們超大噸位壓鑄設備表現出很大興趣,我們接到許多咨詢。 現在,我更新一些關于超大噸位設備的進展信息。我們的6100T壓鑄機,已運抵客戶越南工廠,目前正在安裝實施階段,設備已基本成型,進展非常順利。關于8400T壓鑄機的情況,眾所周知,布勒新設備研發是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模式,包括5600T、6100T、8400T在內的超噸位壓鑄機,它們都不是單獨研發的,每一項工作都是相互銜接和交叉進行的。目前,8400T設備的研發工作已基本完成,只是有一些特殊功能或附加功能,我們還要逐步地細化和落實,但機器本身的研發和論證工作已經結束,已經可以對外公開銷售。 8400T設備,不光是在亞洲,而且在北美、歐洲,感興趣的企業非常多。尤其是在歐洲,壓鑄廠,對這樣噸位設備的交流和詢盤,更加積極和熱烈。我們亞洲暫時感覺沒那么強烈。目前,我們已經接到了一臺該噸位設備的訂單,并且已經開始生產和裝配,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安裝完成和交付。 《壓鑄周刊》主編:壓鑄裝備超大型化以及壓鑄件大型一體化成型是近年的發展趨勢。您對這個趨勢有什么看法?請您從在主機廠的角度,分析這將給行業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盧敏先生: 從布勒壓鑄業務結構來看,汽車結構件產品對我們設備需求的占比越來越大,這兩年這一比例達到百分之八九十。與此同時,我們客戶對設備噸位的要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向大型或者超大型方向發展,比如我們3000T+、4000T+的壓鑄機的市場需求逐年增長,甚至在國內,我們已交付比4000T+更大的設備,目前已在客戶工廠正常生產。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我們為什么開發這么大噸位的設備,其主要的驅動力還是來自客戶端,是汽車廠家、OEM或者壓鑄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他們的壓鑄件產品趨向大型化和集成化。 不管趨勢是以怎樣的形式出現,我個人認為,結構件的多件集成,將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這樣的話,對未來的汽車生產和制造,在工序、人工、成本都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成本控制方面。對于壓鑄機廠商來說,我們只是工業鏈中的一環。我認為,這個趨勢將帶來更大的機遇,給我們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然也有挑戰,它主要表現在如何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或者把這些壓鑄產品從應用層面上做得更好。 過往有一些說法,壓鑄件是否在多少年之后過量或者飽和?從現實看來,至少在接下來幾年或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存在這種問題。結構件大型集成化的趨勢,對壓鑄行業進一步發展或者拓展延伸,確實是有利的。所以,我認為,機遇大于挑戰,不光是我們主機廠的機遇,也是下游壓鑄廠和整個行業的機遇。
布勒6100T超大型壓鑄機 《壓鑄周刊》主編:您是否會擔心,未來,那些噸位相對較小的壓鑄機(比如說2000T+、3000T+的機器)的市場需求會減少? 盧敏先生:根據國內壓鑄市場的整體趨勢,2000T+、3000T+的設備需求不會下滑,1000T以下的中小型機可能會下滑。理由很簡單,以往國內靠走量或者小型壓鑄件的生存企業,這條路現在已經走不通了,因為近年來產業持續在轉移,向東南亞轉移。 但是,2000T+、3000T+,甚至1000T+的設備,未必會減少。因為大型件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它被生產出來之后也要做集成。通常情況下,一個產品是一個組件,它里面有多個獨立的鑄件,這些鑄件普遍要靠1000T+、2000T+的設備來生產。比如,做電池托盤,對托盤及其支撐架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需要依靠1000T +、2000T+的設備。如果你要一模多腔,比如一模兩出,或者一模四出,那就需要2000T+噸的設備。所以,1000T以上的大型設備,它的需求市場仍在,它的需求市場不會有太大變化。 《壓鑄周刊》主編:剛才您也提到就是在汽車結構件這塊,其實貴公司現在的占比是非常大的,而且布勒壓鑄機在國內結構件的市場占比也是很大的。現在這種大型化、壓鑄一體成型壓鑄件,是否會給貴公司在超大型壓鑄機的研發和市場營銷上帶來一些挑戰? 盧敏先生:這是有的,所有的挑戰都來自于市場的需求。眾所周知,布勒是唯一一家1000T以上壓鑄機全部機型采用兩板設計,并且是全自動液壓合模的兩板機。這個設計的變化,是為了滿足結構件生產的需求。布勒順應了這個需求,抓住這個機會,把我們原有的三板壓鑄機完全替換,換成兩板機。今天,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且成熟的兩板壓鑄機產品體系。 布勒大型機兩板式設計的構想,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是基于對現在這個時代的市場需求而做出的預期。我認為,當時的預期是非常正確的。當然,這個預判,不光來自于布勒,還有行業里的一些龍頭企業也參與其中,他們對將來汽車的輕量化需求的預判,或者未來將限制使用什么車身材料的一個預判。這是很有先見之明的。到目前為止,全球將近50%的結構件,所使用的壓鑄設備,基本上來自于布勒品牌。這讓我感到驕傲。 關于對我們的挑戰,如上面所談的,這就看我們怎樣來滿足市場的需求。目前,國內市場出現越來越大的設備,特別是8000T、9000 T,甚至10000 T的設備,超大噸位設備的研制,在技術上確實存在較大的挑戰。因為對于布勒的技術儲備來說,做5000 T、6000 T的設備完全沒有困難,技術非常成熟,我們的模塊化也在不斷地迭代。 兩板壓鑄機,對單一開發的品種、單一噸位的機器,有很大的潛在優勢,尤其在應用方面。兩板機,特別是在飛邊控制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道理很簡單,不管做多大的壓鑄件,多少個件組成的集成件,其實它的壁厚基本是一體化的,不論做多大的件,對飛邊的要求是一致的。這就是兩板機的優勢,它的穩定性和工藝的可重塑性的優勢,很容易凸顯出來。 最近,我們的業務和精力幾乎都集中在5000T+、6000T+的設備,還有8000T+的設備上。我們的挑戰就是如何將設備的一致性做得更好,不要因為新設備出來,將降低了設備的品質和性能。我們研發工作是遵循布勒嚴謹的研發程序來做的,所以我對于設備質量充滿信心。歐洲企業在研發過程中比較穩妥、不求快,在C2C、模擬仿真等方面,它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 《壓鑄周刊》主編:在超大型機研制這塊,在交期上,您會不會感受到國內同行的壓力呢? 盧敏先生: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有所感受。大家有個說法,歐洲人做事比較慢,或者說亞洲人會比較快,反應會靈活迅速一些。其實,這個情況也發生變化,因為適者生存,交期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相對慢一點,就像我剛才說的為了求穩,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整個交期都在大幅度縮短,不管是我們在亞太制造中心生產的設備也好,在歐洲生產的設備也好,交期都在縮短。目標其實都是一致的,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更快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比以前的標準交期都會縮短。 《壓鑄周刊》主編:今年的1月份布勒發布了亞太區壓鑄機的銷售數據,去年是售出130余臺壓鑄機,創造歷史最好成績。今年這一成績將再次被刷新嗎?您是否看好今年乃至明年中國壓鑄市場行情?是基于什么原因? 盧敏先生:根據目前的訂單情況,今年布勒壓鑄亞太區業務很可能會再度刷新去年的紀錄。去年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也很意外,這個完全不在我們安排或者預料當中,去年的營業收入比前年增長了25%。雖然2019年我們收入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得不多。 對去年的爆發增長,我覺得,應該受益于幾個特別大的訂單。因為現在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包括我們客戶端的訂單也越來越集中,我們拿了幾個超大型的訂單,所以這導致全年業務爆發式增長。我們去年三季度末就預計到了這個情況。今年的話,我們已經把去年做的預算產能已經用完。從產出的角度,我們已經把今年的產能用完了。 所以,為什么說我們從業務的角度來看,今年會妥妥地超過去年,會比我們去年的業績更好。我想,我們今年在某些方面也會創造一些歷史,比如更多的銷量,或者更大、更新設備,包括我們今年將推出全新的控制平臺。我們控制系統沒變,但是平臺又升級了。 因此,將來,對布勒壓鑄機的控制性能或者布勒的智能化這塊,包括我們設備本身的性能擴展與提高,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這已不是單純的CPU提高,它是基于新的CPU平臺的更新,這是對布勒控制系統的一次比較大的飛躍。 《壓鑄周刊》主編:據您了解,疫情當前,歐洲地區壓鑄市場行情如何?布勒壓鑄歐洲業務情況如何? 盧敏先生:大家可以看到,在這次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之下,我們中國經濟恢復是最快的,控制也是最好的。國外許多國家出現了第二波疫情,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第三波。據我了解,歐洲經濟目前還沒有完全恢復,至少我看到布勒歐洲公司的情況,他們還處于輪流上崗或在家辦公的狀態,沒有完全恢復疫情前的狀態。這倒不是說業務量下滑或沒恢復,是因為他們在控制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必須減少人員聚集。據我所知,他們超過10人的聚集是不被允許的。這樣的話,就會影響歐洲當地的經濟復蘇。 不過,布勒作為所在領域的龍頭企業,我倒看到了它在這次危機當中的一些機遇。由于歐洲整體的業務量減少,所在行業里面整個體系都在減少,所以布勒在當地業務量相應減少。而布勒基于它的龍頭地位,它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反而在持續上升和提高。什么原因呢?布勒的客戶都是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這些企業在疫情之后相對恢復比較好,他們的產能比較大,需求也比較大,設備更新需求比較強。另外,一些小企業確實比較困難,這類企業的需求就沒有了。所以,這次在疫情中獲得機遇的大小,也取決于你在這個行業的市場地位。 我相信,下半年,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復蘇,歐洲壓鑄行情將會有所好轉。其實,今天,歐洲和亞洲的經濟聯系緊密,彼此息息相關,沒有那一方可以獨善其身。正如,布勒亞洲開發的新設備一樣,布勒現在都是基于相同的平臺去研發,如果布勒歐洲不能按時工作,我們開發的產品將會延期。所以,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實現經濟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