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重慶大學&重慶建設雅馬哈:鋁合金壓鑄件澆口夾渣的分析及改善 某企業(yè)生產的一款125摩托車發(fā)動機鋁合金箱體,其加工后質量為1.84kg,采用DC800T冷室壓鑄機鑄造,內澆口開設在非加工面上,敲掉料餅后澆口處出現(xiàn)夾渣缺陷,因此處為外觀面并且是曲軸箱的機油儲存部位,基本無法修復而報廢。2013年因夾渣報廢的廢品率為1.91%,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成功地將廢品率降低到0.1%,并在其他部件中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產品采用YDC11壓鑄鋁合金,其化學成分見表1。本課題主要從鋁合金壓鑄件澆口夾渣的發(fā)生機理和實際鑄造條件等方面出發(fā),分析產生澆口夾渣的原因和改善措施,以期為鋁合金箱體壓鑄件生產提供參考。 摩托車發(fā)動機鋁合金曲軸箱體在壓鑄毛坯時常會出現(xiàn)澆口夾渣現(xiàn)象,而澆口夾渣又多為類似縮孔、油污和冷硬層3種形式。引起夾渣的原因主要是模具溫度過高、沖頭油過量和Al液含渣量高等。解決縮孔類夾渣,主要從降低模具溫度入手;油污類夾渣,可采取調整沖頭潤滑油用量、加注位置及供給方式;應對冷硬層夾渣,主要靠調整壓射延時和調整湯勺退回待機時間、過濾湯勺式樣的導入、規(guī)范Al液除渣除氣作業(yè)要求等措施。 圖文結果
表1 YDC11鋁合金的化學成分(%) 通過對廢鋁合金箱體分析,澆口夾渣主要有3種形態(tài):縮孔類、油污類和冷硬層。其中以油污類的夾渣數(shù)量居多,占夾渣總數(shù)的60%以上;冷硬層占夾渣總數(shù)的35%左右;而縮孔類占夾渣總數(shù)的5%。 當敲掉鋁合金箱體澆道料餅后,澆口處出現(xiàn)呈不規(guī)則形狀、內部比較干凈、表面粗糙的類似縮孔狀的孔洞,見圖1。縮孔類夾渣的鑄件澆口表面凹陷,打磨涂裝后外觀仍不光潔。產生原因是內澆口溫度比較高(實測最高模溫為380℃),是最后凝固的部位,造成該處Al液來不及補縮,產生縮孔缺陷。
圖1 類似縮孔的澆口夾渣 每一鑄造循環(huán)需向沖頭加注潤滑油,沖頭油在Al液澆注后沒有完全燃燒,被包裹在Al液中形成雜質一起填充到型腔。由于包裹有沖頭油的Al液溫度較低,會較早凝固,流動速度慢,因而在填充末了時停留在產品末端。加之內澆口截面積小,流動阻力大,這部分包裹有沖頭油且提前凝固了的Al液雜質更不容易通過,停滯于內澆口附近。敲掉料餅后,在內澆口處呈現(xiàn)黑色孔洞,其內壁粗糙,表面有明顯油污,見圖2。檢查澆口和料餅夾渣情況,同樣發(fā)現(xiàn)此類雜質。
圖2 油污類的澆口夾渣 冷硬層是指被注入到料筒內的Al液與料筒低溫表面接觸急速冷凝所形成的殼體(光譜儀檢查冷硬層化學成分未發(fā)現(xiàn)異常,均在標準允許范圍內),在高速填充時隨Al液一起被填充到型腔,見圖3。固態(tài)的冷硬層密度(2.7g/cm2)比液態(tài)(2.45g/cm2)的Al液大,在沖頭低速運行階段,冷硬層慢慢聚集在Al液的末端。沖頭高速運行時,部分冷硬層將被卷入型腔,形成缺陷。最終殘留在內澆口的冷硬層形態(tài)見圖4。冷硬層多為薄片狀,表面有光澤且較硬,與周圍母材多存在間隙,不僅影響外觀,也降低零件的強度。
圖3 冷硬層形成位置示意圖
圖4 冷硬層夾渣
圖5 現(xiàn)有的供油方式
圖6 改沖頭油底部加注為頂部加注
圖7 新舊湯勺 結論 針對壓鑄摩托車曲軸箱體澆口夾渣,從弄清產生夾渣的機理出發(fā),總結現(xiàn)有生產條件的不足及與夾渣的關聯(lián)性,從而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保證合適的模具溫度,糾正錯誤的沖頭潤滑油供給方式,實現(xiàn)鋁合金熔煉的標準化,并驗證效果,使曲軸箱澆口夾渣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作者: 本文來自:《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雜志,《壓鑄周刊》戰(zhàn)略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