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勒的 6100T超大型壓鑄島在日本櫪木縣本田工廠 本田電動汽車生產中心引入多套6100T壓鑄島生產IPU外殼 本田汽車正在擴大其在北美的電動汽車(EV)生產運營,以加強其供應體系,并為該地區持續增長的需求做好準備。公司正在美國俄亥俄州馬里斯維爾建立一個電動汽車中心(EV Hub),該中心將于今年開始生產電動汽車,同時繼續生產現有的內燃機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此次在北美擴大生產能力,支持了本田到2040年實現電池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占其汽車銷售100%的愿景。 作為這一戰略布局的一部分,本田正在安裝多臺布勒Carat 610巨型壓鑄機(即6100T超大型壓鑄機--本刊注),用于鑄造其智能動力單元(IPU)的外殼。IPU外殼將容納電動汽車電池模塊,并作為本田和其謳歌品牌電動汽車地板的主要框架結構。這些外殼將在安娜發動機工廠制造,然后運往馬里斯維爾的電動汽車中心進行電池模塊的安裝。目前,首批Carat 610生產線已經在本田的安娜發動機工廠安裝完畢,生產正在逐步加速。 據介紹,2024年3月,Carat 610在本田位于日本栃木縣的工廠投入使用。該生產線被用于研發工作。本田正在不同鑄造條件下進行受控實驗,以確保并提高其最終產品的質量。 文燦(重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造項目預計6月底竣工 中國新聞網近日報道,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青鳳科創城內的重慶文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目前正加速建設中。該項目計劃于今年3月完成4號廠房的建設,并在4月中下旬開始設備進場調試,目標是在2025年6月底完成竣工驗收。
圖片來源中建五局三公司 該項目由重慶文燦壓鑄有限公司(簡稱:重慶文燦)投資建設,作為文燦集團的重要布局,旨在為賽力斯汽車及西南地區的其他整車制造商提供服務。去年11月,項目的第1、2、3號樓已順利封頂。建成后,該工廠將成為一個集壓鑄車間、機加工車間、后處理及裝配等工藝于一體的智能化工廠,并將安裝萬噸級壓鑄單元。 重慶文燦項目的總用地面積約為128畝,總建筑面積約6.9萬平方米,主要生產中高端新能源汽車輕量化一體車身結構件和動力系統零部件等產品。此次投資是為了抓住市場機遇,更好地服務于西南地區客戶,并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增強公司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領域的市場份額。 華達科技深化新能源布局,一體化壓鑄工廠今年釋放 日前,華達科技收購江蘇恒義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江蘇恒義)44%的股權,該交易獲得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重組委的審核通過。此次收購不僅使華達科技的客戶群從傳統客戶擴展至眾多新能源車企及新能源電池領域,還通過全資控股江蘇恒義,構建了涵蓋汽車沖壓焊接件、電池箱、鋁型材擠壓、低壓鑄造和一體化高壓鑄造的完整產業鏈。
華達科技總經理葛江宏近期接受財聯社專訪時表示,“控股江蘇恒義后,公司預計新能源汽車電池箱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0%左右,成為未來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葛江宏指出,公司未來的增長點將聚焦于電池箱和鋁合金壓鑄一體化兩大方向,并積極探索輕量化材料產品開發、工業/人形機器人部件及低空經濟飛行汽車等新能源領域的機會。葛江宏還表示,公司未來將圍繞沖壓焊接件、電池箱產品、壓鑄一體化工廠三大業務板塊發展,鞏固傳統主業沖壓焊接和電池箱業務,同時推進壓鑄一體化項目。此外,公司還將投資零部件制造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華達科技新能源業務占比已達到30%,預計到2026年,新能源與傳統主營業務將各占50%。公司最新訂單顯示出新能源業務的強勁增長勢頭,其中涉及總金額超過128億元的多個重要客戶項目定點中,新能源產品銷售額占比高達95.6%。此外,華達科技還積極推進其壓鑄一體化項目的建設。這種技術通過一體化壓鑄工藝將多個零部件整合為一個大型復雜零部件,具有減少零部件數量、降低車身重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優勢。葛江宏透露,公司的壓鑄工廠將在2025年開始逐步釋放產能。 利納馬擬出讓其加拿大一體化壓鑄工廠的房產 據外媒報道,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利納馬公司(Linamar Corp.)正在尋求出售或出租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韋蘭市(Welland)的全新生產基地的房產。據悉,該生產基地原計劃采用一體化壓鑄技術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
Realtor.ca網站的房產掛牌信息顯示,這座占地面積301,329平方英尺(約28,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原本規劃用于重型制造或倉儲。掛牌價格為每平方英尺15.95美元,但尚未明確該金額是適用于租賃還是整體出售。截至2025年2月11日,該工廠的房產掛牌信息已發布24天。 根據利納馬公司先前公布的信息,這座全新的生產基地于2024年竣工,原計劃引進三套6100T超大型壓鑄島,并預計在2025年2月投入生產。該生產基地旨在通過一體化壓鑄技術簡化電動車底盤結構件的生產流程,以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利納馬公司曾宣稱,這是北美首個由主機廠一級供應商投資的一體化壓鑄生產基地。 鑫科盟新能源輕量化汽摩配件生產線項目開工 來自金華發布的消息,2月8日,浙江省舉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其中開工項目之一的浙江鑫科盟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60萬件新能源輕量化汽摩配件生產線建設項目,位于金華市婺城區飛揚小鎮,總建筑面積12.7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數字化智能制造中心,購置智能壓鑄島、智能取噴一體機、拋丸機、加工中心、車床、搖臂鉆等設備。
嘉瑞新能源汽車配件業務表現出色,新工廠即將投產 日前,位于惠州大亞灣的嘉瑞(惠州)科技園生產線一片繁忙,從模具制作到1壓鑄成型,再到檢測和裝配,整個園區內各項工序有序進行,同時還有來自國外的客戶前來參觀考察,洽談合作事宜。
嘉瑞科技 (惠州) 有限公司(簡稱:嘉瑞科技)拓展中心總監陳善榮介紹,由于去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配件方面的出色表現,業務同比增長達100%。進入新的一年,訂單量依然保持強勁態勢,公司正全力投入生產。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嘉瑞科技在園區內建設了一座占地5200平方米的新工廠,計劃于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該工廠可配備超大型壓鑄設備,用于生產新能源汽車配件,有助于進一步整合生產流程,提高效率與產品質量。目前,該園區可完成產品概念設計、原材料改性應用、模具制造、精密壓鑄及注塑、數控加工、產品檢測等全流程作業。2024年,公司生產總值達10億元。 多利科技子公司獲一體化壓鑄零部件定點通知 滁州多利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多利科技)發布公告,近期公司全資子公司昆山達亞和上海多利分別獲得國內多家客戶的定點通知,確認為客戶配套汽車零部件。其中,昆山達亞獲得2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定點通知,涉及一體化壓鑄零部件;昆山達亞和上海多利獲得6家汽車制造企業及1家零部件企業的定點通知,涉及熱成型零部件。預計項目于2025年和2026年開始量產,量產后三年銷售總金額約13-15億元。 萬安科技擬與華緯科技設合資公司建設墨西哥生產基地 2025年1月24日,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安科技)發布公告,公司與華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緯科技)簽訂投資協議。根據投資協議,公司全資孫公司萬安科技(香港)北美投資有限公司與華緯科技全資孫公司金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JINSHENG USA LLC 共同投資3000萬美元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墨西哥生產基地。據悉,合資公司經營地位于墨西哥瓜納華托州,主要拓展北美市場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及銷售業務。 宜鎂泰擬在重慶建設智能制造創新基地 近日,在重慶巴南區2025年第一次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江蘇宜鎂泰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落戶巴南區大江科創城,計劃建設西南片區集半固態鎂合金工業母機設備研發制造、高端零部件生產于一體的創新基地。
據悉,江蘇宜鎂泰科技有限公司專注鎂合金零部件精深加工以及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裝備研發與制造,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3C電子等領域。 SAG集團計劃建立鋁合金流變鑄造技術研發中心 來自輕量化技術網的消息,SAG集團計劃在位于薩爾茨堡Lend的工廠內建造一個(鋁合金)流變鑄造技術(Rheocasting)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將包括試驗工廠、實驗室和辦公區。如果工程按計劃于2025年1月動工,則設施應在2025年中期完工。公司將在第一階段投資約75萬歐元。
Rheocasting是一種特殊的鑄造工藝,通過在半固態下加工鋁,制造出具有特殊材料特性的輕量化部件。(來源:SAG集團) 新中心將作為研發樞紐。其目標是進一步優化流態鑄造技術,并將其開發用于汽車工業及其他領域的新應用。這是朝著在移動出行領域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邁出的重要一步。通過使用流態鑄造代替鋼制部件,車輛重量可減輕多達60%。這可以增加續航里程或降低能耗。據介紹,流變鑄造是一種特殊的鑄造工藝,通過在半固態下加工鋁,形成具有特殊材料特性的輕量化部件。 旭升集團擬新增投資主體實施泰國項目建設 2025年1月23日,旭升集團發布公告,公司投資建設泰國生產基地擬增加投資路徑并增加投資主體,但擬投資總額上限不變。此次新設的主體公司包括旭升新加坡工業投資有限公司、旭升新加坡智能機械有限公司和旭升泰國制造有限公司。具體為通過旭升新加坡科技和旭升新加坡工業技術持有的旭升集團(泰國)投資不超過7500萬美元;通過旭升新加坡工業投資和旭升新加坡智能機械持有的旭升泰國制造投資不超過1500萬美元。 2024年12月15日,旭升集團宣布擬在新加坡設立全資子公司旭升新加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全資孫公司旭升新加坡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并由其分別出資1%及99%在泰國設立旭升集團(泰國)有限公司,最終投資建設泰國生產基地。泰國項目預計投資總額不超過9000萬美元,投資款項將用于生產制造基地的建設以及經營活動,包括但不限于購置土地、建造廠房、購置機器設備及鋪底流動資金等。 迎瑞升鋁合金壓鑄生產基地項目落戶重慶巴南 近日,重慶巴南區舉行2025年第一次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簽約項目迎瑞升鋁合金壓鑄生產基地項目入駐巴南區大江科創城,計劃建設集生產、研發于一體的智能化工廠,項目規劃建設壓鑄車間、精加工車間及實驗室,專注于為汽摩制造行業提供核心配套產品。建設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摩托車、汽車配件近20000噸。 理想汽車與燕龍科技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 近日,理想汽車與江蘇燕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燕龍科技)在常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宣布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通過聯合創新實驗室,雙方將致力于推動超高強度鋼、輕質合金和先進復合材料在汽車制造中的創新應用,并攜手推進模具設計和組件制造工藝的創新。
據悉,燕龍科技投資的一體化壓鑄項目已落戶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該項目規劃建設6條一體化鋁壓鑄生產線,旨在為理想汽車提供便捷的一體化前艙等產品的配套服務。未來,雙方將依托聯合創新實驗室,加速技術落地,助力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結構升級,為理想汽車提供更具競爭力的量產解決方案。 文燦股份全年凈利預增118.1%-177.6% 文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文燦股份)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公司的凈利潤為1.1億元-1.4億元,同比增′長118.11%-177.6%。2024年,預計公司的營業收入62.5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2.59%左右。 文燦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國內新能源汽車客戶搭載公司一體化壓鑄等先進技術的新上市車型更具市場競爭力及部分客戶老項目增量帶來公司產品產量提升及收入增加;同時,受益于客戶新能源車型交付量爬升,公司車身結構件及一體化大鑄件產品在收入結構中的占比實現提升,進而帶來利潤增加。 拓普集團全年凈利預計28.6億元-31.6億元 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拓普集團)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公司的凈利潤為28.55億元-31.55億元,同比增長32.73%-46.68%。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既定戰略,不斷提升銷售,降低成本,經營績效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泉峰汽車全年凈利減虧,新能源業務轉型顯著 南京泉峰汽車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泉峰汽車)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公司的凈利潤虧損約4.8億-5.4億元。凈利潤虧損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疊加公司前期資本投入較高,項目產能未充分釋放,規模效應尚不明顯,同時新品占比較高且一次合格率及生產效率仍處于爬坡階段,以及借款費用上升等因素影響。相比于2023年5.65億元的虧損幅度,泉峰汽車2024年的凈利潤減虧明顯,盈利修復能力提升。 泉峰汽車表示,公司堅定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戰略轉型方向。2024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及客戶定點車型放量,泉峰汽車銷售收入同比保持增長。安徽馬鞍山生產基地產能逐步釋放,預計全年實現產值8.9億元;歐洲匈牙利生產基地已實現對北美知名整車廠的量產供應,并持續獲得項目定點。2025年度,公司將繼續聚焦重點產品量產及降本增效,著力提升盈利能力。 鴻特科技全年凈利預增61.3%-125.9% 廣東鴻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特科技)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公司的凈利潤為2500萬元-3500萬元,同比增長61.33%-125.86%。報告期內,公司的經營管理和質量管理得到進一步改善,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公司利潤同比呈現較大幅度增長。 博俊科技全年凈利預增90%-120% 江蘇博俊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俊科技)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公司的凈利潤為5.86億元-6.79億元,同比增長:90%-120%。報告期內,公司緊抓乘用車市場發展機遇,高效配置資源,大力拓展業務,營業收入較同期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汽車白車身業務穩步增長,后續將進一步保持增長趨勢。 長源東谷全年凈利預增0.6%-14.4% 襄陽長源東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源東谷)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公司的凈利潤為2.2億元-2.5億元,同比增長0.63%-14.35%。報告期內,商用車市場的主要客戶需求穩定向好,同時新能源市場快速發展。公司在保證了商用車市場銷量穩中有增的情況下,前期投產的新能源混動缸體缸蓋銷量快速提升,綜合帶來銷售收入的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信戴卡全年營收422億元 據《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的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里,中國共有15家企業上榜。作為首家躋身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的中國本土企業,中信戴卡以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2億元)營收排名第49位,較上一年度前進1位,創下歷史最好排名。
目前,中信戴卡在中國、北美、歐洲、非洲、日本建立6個研發中心,構建了從材料研究、產品結構優化到工藝實現“三位一體”的輕量化研發體系。并設有29家主要生產基地,包括德國凱斯曼工廠、摩洛哥工廠、墨西哥工廠等10家海外工廠。 雷克薩斯在上海金山區建廠 豐田汽車于2月5日宣布,雷克薩斯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建設純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基地,初期年產能10萬輛,員工規模1000人,預計2027年投產。據悉,在汽車產業合資股比政策開放多年之后,雷克薩斯是繼特斯拉之后唯二外資獨資車企,也是日系汽車品牌首次打破“合資模式”,以全資形式押注中國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 分析指出,面對如此迅猛的市場增長與技術革新,雷克薩斯選擇在中國獨資建廠,通過自主研發純電動汽車及其核心動力電池,不僅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中國成熟的裝備制造業和零部件供應鏈,還能在電動智能領域實現質的飛躍。 合肥公布《鎂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來自證券時報的消息,安徽合肥發布關于征求《合肥市鎂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其中提到,到2027年,鎂基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到2030年,集聚鎂基新材料企業150戶以上,產業整體規模突破500億元。力爭到2030年,將合肥市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鎂基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功能上,向儲氫(材料、裝備)、航空航天應用規劃,遠期向醫療器材、人形機器人、農業鎂氫肥、鎂二次電池方面布局。同時,積極拓展鎂合金擠壓成形技術在消費電子、航空航天、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積極拓展鎂合金半固態成形技術在汽車、電動自行車等領域的應用。 2024年全國汽車保有量3.53億輛 公安部發布數據,2024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53億輛,其中汽車3.53億輛。2024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583萬輛,同比增長2.98%。其中,新注冊登記汽車2690萬輛,同比增長9.53%。自2015年以來,機動車新注冊登記量已連續10年超過3000萬輛。全國有96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 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209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0.34%。2024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2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數量的41.83%,同比增長51.49%,從2019年的120萬輛到2024年的1125萬輛,呈高速增長態勢。 2024年我國電解鋁產量4400萬噸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發布數據,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十種有色金屬產量7919萬噸,比上年增長4.3%。其中,精煉銅、電解鋁產量分別達1364萬噸、4400萬噸,同比增長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