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鑄造擬新建一體化壓鑄工廠 3月1日,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發布一體化壓鑄超級工廠建設項目備案公示。該項目由一汽鑄造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廠房、聯合站房、公用動力基礎設施等。
廠房建筑面積按照2條生產線建設,新增1條9000T壓鑄單元及加工生產線,新增鑄造模具制造和維修設備、質量檢測設備,公用動力設備按1條線配置,實現E802和EHS9車型的一體化前機艙、后地板及CTC電池殼上蓋產品的量產。項目計劃開工時間為2023年3月,竣工時間為2024年6月。 廣東鴻圖華北基地一期項目獲批準建設 3月1日,天津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系統發布消息,廣東鴻圖輕量化智能制造華北基地一期項目工程監理已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港工業區)行政審批局批準建設,招標人為廣東鴻圖(天津)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額為 1.8億元。
公示顯示,廣東鴻圖輕量化智能制造華北基地一期項目建設地位于天津開發區現代產業區,是在自有土地新建動力中心、數控車間、壓鑄車間和宿舍樓。項目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1617平方米,用于生產汽車產品、高精尖高附加值產品和新能源車型產品廠房車間的建設,以及其他設施。 據了解,廣東鴻圖(天津)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系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鴻圖”)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2500萬元,主要從事汽車鋁合金零部件、汽車內外飾件、精密模具的研發、制造。 旭升集團去年凈利增長69.7%至7億元 3月7日,寧波旭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旭升集團”)發布業績報告,2022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54億元,同比增長47.31%;歸母凈利潤7.01億元,同比增長69.7%。其中,2022年旭升集團出口營收占比42.6%,國內營收占比57.4%。 旭升集團在業績報告中介紹,2022年公司在多個業務方面積極拓展,為業績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一方面,公司的客戶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增開拓了全球頭部新能源車企客戶,并獲得多個項目定點,在手訂單充裕。同時,公司與原有客戶的項目合作亦保持穩健拓展,經營規模和業績得到釋放。公司已成功構建了全球化的客戶體系,覆蓋了北美、亞洲、歐洲三大全球最具新能源汽車增長潛力的市場。 同日,旭升集團還發布公告,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總額不超過28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項目、輕量化汽車關鍵零部件項目、汽車輕量化結構件綠色制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愛柯迪(安徽)新能源汽車壓鑄零部件項目開工 馬鞍山日報報道,3月8日,愛柯迪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零部件及汽車結構件智能制造項目開工儀式在安徽含山經濟開發區舉行。據悉,該項目由愛柯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柯迪”)投資,全資子公司——愛柯迪(安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實施建設。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占地面積440畝,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項目占地面積270畝,新上全自動壓鑄單元、加工組裝單元等設備,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單元、電機系統單元、電控系統單元的鋁合金零件和汽車結構件的設計和制造。一期建成投產后,將新增1530萬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能。 精誠工科(邳州)零部件項目3月全面投產 邳州當地媒體報道,位于江蘇邳州高新區的精誠工科汽車零部件項目正有序推進。目前,5號車間變速器設備已投入試生產,預計3月可全面投產。投產后,每年可為長城汽車核心零部件蜂巢傳動項目供應45萬套變速器殼體。
該項目由精誠工科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精工汽車”)投資興建,主要從事汽車底盤懸架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及排氣系統、車身系統的鋁合金制件等開發和制造。 常青股份與上海交大簽訂一體化壓鑄項目合作協議 來自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常青股份”)消息,3月8日下午,常青股份與上海交大簽訂先進一體化壓鑄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雙方圍繞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新材料運用、一體化壓鑄新賽道前景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交流,并表示擴大雙方合作空間,搶抓發展機遇。 據了解,常青股份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沖壓焊接件的生產、銷售。公司目前已布局一體化壓鑄業務,在合肥巢湖市設立全資子公司——合肥常捷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實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大型壓鑄項目,生產新能源汽車底盤壓鑄件及電池殼體產品。 紐泰格擬建濾清器機加工產線 3月3日,江蘇紐泰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紐泰格”)發布公告,公司擬使用超募資金專戶截至到本公告披露日賬戶上資金3080萬元,用于增資全資子公司——江蘇邁爾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江蘇邁爾”)開展濾清器機加工產線建設項目。公告顯示,江蘇邁爾為鋁壓鑄零部件的生產,此次建設的濾清器機加工產線建設項目,通過修整已有廠房作為項目實施場地,購置先進的機加工生產設備和氣密性檢測設備,建設高精度的濾清器機加工生產線。
紐泰格表示,隨著公司壓鑄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高精度加工技術的提升,公司獲取生產加工能力不斷增強,通過公司的市場開拓,公司獲得了多項汽車濾清器零部件訂單。公司通過實施該項目,能夠極大的緩解公司目前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客戶訂單需求的問題,更好的支撐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 同日,紐泰格還發布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6500萬元對募投項目“江蘇邁爾年加工 4000 萬套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追加投資。據悉,公司計劃對江蘇邁爾汽車零部件項目原配套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擬新增五軸立式加工中心、臥式交換工作臺加工中心等加工設備,并升級機加、清洗及檢測等工藝生產精度,提升產品的精度和功能。 安徽櫟瑪仕投建壓鑄件加工項目 瀟湘晨報報道,日前(2月28日),安徽櫟瑪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阜陽市潁東區簽訂出讓土地確認書的當日,同時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登記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實現“多證齊發”和“拿地即開工”。該工業用地將用于“年產5000噸精密金屬壓鑄件加工制造”項目建設,面積為30畝。 安徽櫟瑪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注冊資本1200萬元,主要經營新材料技術研發,金屬制品研發,模具制造,有色金屬鑄造,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蕪湖伯特利獲得4.1億美元鋁鑄件項目定點 3月3日,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伯特利”)發布消息,公司獲得來自北美、歐洲兩家全球著名整車廠鑄鋁輕量化項目定點。
據介紹,兩個項目定點包括面向北美市場提供鑄鋁前后轉向節產品,根據客戶量綱,項目生命周期7年,生命周期內預計總銷售收入約3.9億美元(1美元 = 6.9074人民幣--本刊注),預計最高年度銷售收入約6400萬美元。面向歐洲市場提供鑄鋁前后轉向節產品,根據客戶量綱,項目生命周期6年,生命周期內預計總銷售收入約2100萬美元,預計最高年度銷售收入約478萬美元。 萬豐奧威重點推進鎂合金業務亞太中心建設 萬豐奧威于3月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鎂合金業務保持穩健發展,目前公司重點推進鎂合金業務亞太中心建設,導入北美成熟管理體系,將公司在北美市場技術應用優勢轉化為國內的市場份額。在鎂合金大型一體化鑄造技術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與國內汽車生產企業聯合研制鎂合金一體化后掀背門、同高校和新能源車企等單位聯合研究鎂合金一體化汽車后底盤的設計和生產技術等,積極推動國內鎂合金產業發展。 萬豐奧威的主營業務以“鋁合金-鎂合金-高強度鋼”為主線的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業務;集自主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于一體的專業通用飛機制造業務。 亞通精工研究開發儲備一體化壓鑄技術 3月9日,煙臺亞通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亞通精工”)對投資者就“公司有一體化壓鑄技術嗎?”的提問時表示,公司緊跟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正在布局相關業務。對全資子公司——山東弗澤瑞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弗澤瑞”)加大投資力度,積極研究開發儲備一體化壓鑄技術,推動一體化壓鑄的相關產品,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加速實現產品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亞通精工的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是為整車廠提供沖壓及焊接零部件。子公司弗澤瑞于2017年成立,主要經營金屬材料、金屬鑄壓模具、汽車零部件的設計、加工、制造、銷售等業務。 泉峰汽車匈牙利工廠基建基本完成 南京泉峰汽車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泉峰汽車”)于3月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匈牙利工廠基建已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將部分投產。據悉,該項目于2021年11月開工,位于匈牙利米什科爾茨,項目占地近28000平方米。 根據此前公告,泉峰汽車在匈牙利設立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歐洲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壓鑄車間、機加車間、熱處理車間等生產設施,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以及轉向系統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電機殼體、軸、螺母、齒輪、齒圈等產品。 吉岡精密為華為多個車型提供零部件 無錫吉岡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岡精密”)于近日接受調研機構時表示,公司應用在華為M9車型上的產品交樣和認證已合格,公司作為二級供應商進行供貨,目前已在小批量量產。應用在華為新能源車型M5和M7上的產品為熱管理系統零部件,目前訂單比較充足。應用于T公司車型產品交貨量較2022年有較大幅度增長,目前訂單比較充足。 此外,吉岡精密表示,公司新工廠的面積近4.6萬平方米,目前已交付投入試生產使用,產能得到有效提升,能保障近三年訂單接單制造能力。公司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汽車零部件銷售占比,特別是重點拓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規模。吉岡精密專注于鋁合金、鋅合金精密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電子電器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及其他零部件。 含山南洋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開業,新上壓鑄生產線 來自含山經濟開發區消息,3月1日,含山南洋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舉行開業慶典。據悉,該項目由蘇州昆山南洋電機配件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在含山建設電機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選址于含山經濟開發區,為含山鑄造產能置換建設項目,占地面積90畝,總投資1.2億元。項目新上全自動壓鑄生產線,配置精加工設備等設施,全部投產后,可年產1.8萬噸鑄件。產品主要出口瑞典、巴西、美國等地。 含山南洋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主要從事各類電機、軌道交通、風電、醫療器械等行業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 金華市婺城區:承承科技鋁壓鑄項目、寶琳科技重力鑄造機項目有序推進 婺城當地媒體報道,日前,位于金華市婺城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的浙江承承科技有限公司新廠區建設現場,項目建設的三幢廠房主體已經結頂,一個現代化的廠區初見雛形,建筑工人正在有序進行幕墻、機電和配套設施建設。據悉,該項目主要建設壓鑄、機加車間,生產汽車配件、散熱器、燃氣表等產品。
據介紹,該項目自去年9月動工以來,建設正步穩推進,目前壓鑄車間、機加車間等主體工程已順利結頂。項目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三幢4層廠房和一幢7層員工宿舍樓。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生產加工300萬套汽車配件、600萬片散熱器、400萬套燃氣表。 另外,同樣位于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的寶琳科技年產25臺(套)數字化鑄造機及配件投資項目,新建廠房項目施工正快馬加鞭趕進度,為確保各項工程按時間進度穩步推進,項目方上足人力機械,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廠房二層樓面澆筑作業。新建廠房預計今年9月交付投產。
據了解,金華市寶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琳科技”)主營內燃機活塞鑄造設備,專注研發全自動鋁合金重力鑄造裝備、數字化鑄造車間及產品附件,產品遠銷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近年來,寶琳科技不斷發展壯大,銷售收入從2000多萬元,增至4000多萬元,年增長率達30%以上。 耀業科技一季度訂單量增長20% 近日,位于廣安市前鋒工業園區的四川耀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過熔煉、壓鑄、表面處理、噴漆涂裝等一系列工序,生產的一批摩托車發動機氣缸體正式下線,在完成封裝打包后,發往重慶。“得益于前鋒區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一季度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工人正加緊生產。”該公司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向文強介紹,今年1月已生產汽摩配件15萬套,一季度預計50萬套汽摩配件銷往重慶市場。接下來,公司將繼續加強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制造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發動機零部件產品,力爭2023年生產總值突破1.6億元。
四川耀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專業研發、生產各類摩托車發動機汽缸體、汽缸套以及通機缸頭缸蓋于一體的裝備制造企業,已成功在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科技金融板掛牌,并通過了專業質量體系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雙認證。 飛龍股份獲一汽車零部件公司長期合作協議 3月6日,飛龍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飛龍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收到某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公司的《長期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顯示,公司成為該客戶渦輪增壓器殼體的長期合作單獨供應商,本次合作首輪項目生命周期內預計銷售收入2.4億元。 飛龍股份主導產品為汽車水泵、發動機進、排氣歧管、增壓器渦殼、電子泵系列產品、真空泵等。公司建有ABM造型線、壓鑄生產線、自動重力澆鑄線等生產設施。 小米汽車明年上半年量產 3月6日,小米CEO雷軍在全國人大北京團全體會上表示:小米造車進展超預期,最近已經順利完成了冬季測試,預計將會在明年上半年實現量產。據悉,小米已在北京經開區建設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預計2024年首車將下線并實現量產。據悉,首款車型的首臺工程車已經在2022年的9月28日下線。
雷軍表示,現在自己有1/2的時間和精力在小米汽車上。對于2024年汽車量產是否太晚的質疑,雷軍認為,造車新勢力比小米提前了6-7年,兩年前小米做了很多訪問,認為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看好汽車產業,任何時候都不晚。 大眾變速器動力電機項目簽約天津 來自天津經開區消息,3月3日,在天津舉行的天津市外資及服務業重點項目首批集中簽約儀式上,德國大眾變速器APP550動力電機項目簽約落地天津經開區。該項目計劃引入APP550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項目一期將投資1.5億歐元在自有土地上新建一棟廠房,廠房占地面積1.8萬平米,建筑面積1.9萬平米,用于電機新生產線建設,設計產能33萬臺,預計2025年投產。
據悉,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自2012年在天津經開區成立以來,不斷增資擴產。2021年,該企業的變速器產量為114.8萬臺。 隆誠新材料再生鋁項目本月投產 邳州當地媒體報道,日前,隆誠新材料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廠房內車間基建工作已處于收尾階段,工人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年產10萬噸再生循環鋁基合金材料,主要配套供應長城汽車(邳州)核心零部件項目。項目預計3月中旬投產,今年計劃生產6.5萬噸的鋁液和鋁錠。 2022年我國手機出貨量下降22.6% 中國信通院發布統計數據,2022年全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72億部,同比下降22.6%。其中,5G手機出貨量2.14億部,同比下降19.6%,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8.8%。另外,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約12億臺,較上一年下跌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