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我國汽車產銷同比下滑,新能源車保持強勁增長 6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數據,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萬輛和212.8萬輛,環比分別下降8.7%和5.5%,同比分別下降6.8%和3.1%。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61.7萬輛和164.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和1.7%;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2.4萬輛和48.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9.6%和7.4%;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2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倍和1.6倍,繼續刷新當月產銷歷史記錄。 1-5月,汽車消費總體保持穩定。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62.6萬輛和108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6.4%和36.6%,增幅比1-4月繼續回落17和15.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7萬輛和95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 分析指出,未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這對汽車消費的穩定起到良好支撐作用。但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復雜,世界經濟恢復很不平衡,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這也給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特別是芯片供應問題對企業生產的影響逐月加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對出口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發展我們繼續保持審慎樂觀。 文燦(南通)大型一體化壓鑄項目開工 6月5日,文燦股份控股子公司雄邦壓鑄(南通)有限公司大型一體化壓鑄工程開工。自此,力勁集團&文燦股份7套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合作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南通雄邦大型一體化壓鑄工程項目將投產使用力勁集團旗下7套意德拉X-PRESS系列大型智能壓鑄單元,包括兩套6000噸、三套4500噸、一套3500噸、一套2800噸,主要部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大型結構件、一體化壓鑄件的生產。 文燦股份副總經理、雄邦壓鑄(南通)有限公司總經理易曼麗,力勁集團創始人劉相尚先生及南通雄邦相關管理人員等出席項目開工儀式。 寧波星源卓鎂IPO過會 6月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30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核寧波星源卓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據招股書披露,星源卓鎂本次募集資金擬投“高強鎂合金精密壓鑄件生產項目”、“高強鎂合金精密壓鑄件技術研發中心”。 星源卓鎂主要經營鎂合金、鋁合金精密壓鑄產品及配套壓鑄模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壓鑄產品包括汽車車燈散熱支架、汽車座椅扶手結構件、汽車揚聲器殼體、汽車腳踏板骨架等汽車類壓鑄件以及電動自行車功能件及結構件、園林機械零配件等非汽車類壓鑄件。 鋒龍股份三大主營業務都在滿產狀態 6月3日,浙江鋒龍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三塊主營業務目前基本上都是滿產狀態。公司產品定價主要采用成本加成定價,目前公司園林機械零部件產品以美元定價為主,公司和客戶約定在單邊受原材料或匯率的影響比較大的情況下,會商量調價。面對鋼鐵漲價,公司主要通過提前備貨和向下游客戶進行傳導。公司預計未來國外的園林機械訂單還是會持續流入,而且根據公司目前的在手訂單和預測訂單,數量和新品開發都比較充足。 鋒龍股份主要從事園林機械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和液壓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點火器、飛輪、汽缸等園林機械關鍵零部件,多種品規的精密鋁壓鑄及鐵件汽車零部件和工程及工業用高端液壓控制零部件。 瑞明集團5G+汽摩配智能工廠上線 日前,浙江移動溫州分公司與溫州瑞明集團合作建設的5G+智能工廠宣布正式上線。瑞明5G+智能工廠項目采用“1+1+N”的智能工廠建設體系,即建設一張5G專網,部署一套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N個工業應用場景。目前已實現廠區5G專網全覆蓋,并成功上線5G+MR汽車關鍵零部件展示平臺。 據介紹:5G+MR汽車關鍵零部件展示平臺能夠讓客戶直觀地了解產品,實現全息的操控和體驗。作為新智造汽摩配公共服務平臺,可以連接全國汽摩配行業的企業、供應商、服務機構等,開發各類基于5G+MR的汽摩配應用場景,為相關行業提供公共服務。 長盈募資項目新增常州溧陽為實施地 近日,長盈精密發布公告,根據公司募投項目實際建設情況,同意增加部分募投項目實施主體以及實施地點,并調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期限。 據此前披露的非公開增發預案,長盈精密此次增發的19億元募集資金將分別投資到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和5G智能終端模組兩個項目。其中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總9億元,建成后主要生產高低壓電連接件、動力電池結構件和氫燃料電池雙極板等。 公告顯示,為就近配套重要客戶,強化公司競爭優勢,提升協同效應,降低運輸成本,推動業務發展,長盈精密增加上海臨港長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常州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為募投項目實施主體,并增加常州溧陽為募投項目實施地點。 “四通新材”變更“立中集團” 近日,河北四通新型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為使公司名稱、證券簡稱更加準確、全面的反映公司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公司對公司名稱、證券簡稱及經營范圍進行變更。公司將正式更名為“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自6月3日起由“四通新材”變更為“立中集團”,公司證券代碼“300428”保持不變。 四通新材于2015年登陸創業板,主營業務是中間合金新材料及鋁合金車輪輕量化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根據公司公告,為實現資源整合、發揮協同效應,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完成了對天津立中車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新立中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的收購,逐步由主營功能中間合金新材料業務,轉變為主營功能中間合金新材料、再生鑄造鋁合金材料和輕量化鋁合金車輪三大業務,并擁有規模化完整產業鏈的集團公司。 銀寶山新子公司購得1萬平米生產用地 6月4日,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惠州市銀寶山新實業有限公司近日通過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土地與礦業網上掛牌交易系統以起始價 4147 萬元競得位于東江科技園一塊地塊,宗地總面積為 10029 平方米。并簽署了《成交確認書》。 銀寶山新表示,本次控股子公司惠州實業競拍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意在滿足惠州實業生產用地之配套使用,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能夠滿足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對經營場地的需求。 今飛擬在江西豐城建壓鑄項目 江西豐城發布消息,6月8日,豐城市舉行“招才引智、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其中簽約7個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包括浙江今飛控股集團年產5萬噸再生銅、年產300萬件輪轂坎件、年產5萬噸高壓鑄件項目。 今飛控股集團始建于1959年,公司總部位于金華市,是一家覆蓋鋁合金汽車輪轂,摩托車輪轂、電動車輪轂和自行車車圈全系列鋁合金制造以及高端裝備制造的企業。 遼寧帝德科技壓鑄項目奠基 鐵嶺縣當地媒體消息,6月9日,鐵嶺新臺子鎮重大項目--遼寧帝德科技有限公司方向盤項目舉行奠基儀式。據悉,項目新廠區占地20.14畝,主要建設年產100萬只方向盤和年產200萬套壓鑄件生產線,預計今年11月底前建設完成。遼寧帝德科技成立于2014年,從事汽車方向盤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聯誠精密擬募資4.84億元 6月9日,山東聯誠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3182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84億元,用于精密液壓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貸款。 公告顯示,本次募投的液壓零部件項目主要圍繞液壓精密零部件產品,兼顧其他高端精密零部件,形成新增年產26430噸精密零部件的生產能力。聯誠精密專注于各種精密機械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生產工藝包括有色及黑色金屬鑄造、精密鑄造、壓鑄、重力鑄造。 廣源精密與臺州佳洲設立合資公司 近日,聊城廣源精密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擬與臺州佳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聊城馬蜂汽車配件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從事汽車輪轂制造,機械零件、零部件加工,軟件開發,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廣源精密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集汽車輪轂模具生產、熱處理加工、壓鑄件加工、私人訂制鍛造輪轂加工于一體的多元化機械制造企業。公司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是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也是公司整合資源確保持續穩定發展的慎重決策,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廣德同成電子汽車壓鑄項目10月竣工 安徽宣城發布消息,在宣城廣德市蘇皖合作示范區邱村先導區,廣德同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據介紹,目前三棟廠房和一棟輔助用房基礎施工基本完成,力爭在10月底全部竣工完成。 廣德同成電子公司由江蘇昆山同成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以鋁合金及鋅合金為原料,興建年產2000萬件汽車零部件等壓鑄件項目。廣德同成電子從事模具、壓鑄產品、五金制品、電子材料等的研發、生產、銷售。 中信戴卡成都KSM工廠積極推進綠色生產 中新網消息,從中信戴卡在其成都KSM工廠舉辦的“走進中信 看見新可能”開放日活動上了解,中信戴卡下屬凱斯成都工廠生產的汽車鋁制零部件使用100%水電鋁原料和70%的綠色生產電力,使得每公斤碳排放已由原來的13.56千克下降至5.17千克,僅為國內鋁制部件平均碳排放的32%。 目前中信戴卡水電鋁用量為6.5萬噸,占比10%,計劃到2025年整體提升至45%,每年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5萬噸;綠色電力使用由30%提升至50%,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優化。中信戴卡成都KSM工廠通過分析制備轉向節過程中的碳足跡,已經實現了產品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核算,建立起從原鋁錠生產、物流運輸、熔煉、鑄造、熱處理、機加工、包裝運輸整個過程中碳排放評估模型。 寧德文達鎂鋁合金項目新進展 閩東日報報道,在壽寧縣南陽鎮寧德鋯鎂新材料產業園的寧德文達鎂鋁合金項目,目前已完成5個車間6萬多平方米的主體鋼架建設,各項工程施工正有序推進。據介紹,該項目用地面積350畝,建設的5個車間包括壓鑄車間、熔煉車間和加工車間等。 項目由三祥新材、寧德時代、萬順機電、文達鎂業共同發起成立,于今年1月開工。項目從事鎂合金及鎂鋁合金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致力于輕量化精密壓鑄件的研制和生產,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零部件、通信基站、新能源、建筑、電動工具等領域。 漢特曼研制出大型一體化壓鑄后副車架 來自輕量化技術網的消息,德國漢特曼金屬鑄造公司(Handtmann)采用壓鑄工藝,研制出大型一體式后副車架(TOP-HAT)。 與市場上的傳統產品相比,TOP-HAT的特點是最大限度的功能集成、高性能和較低的制造成本。通過一體式壓鑄,漢特曼公司證明了,鋁合金整體壓鑄可實現以性能為導向和成本效益的方式。新的一體式后副車架以其創新的概念和簡易裝配步驟而令客戶信服。在以往使用壓鑄工藝進行的開放式鑄造型材的測試中,無法滿足NVH要求。漢特曼公司的創新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通過優化拓撲結構,漢特曼公司實現了一體式壓鑄設計,滿足了強度和剛度方面的所有要求。通過將與空腔生成器相結合,NVH行為可以以目標導向的方式得到額外的積極影響。根據安裝空間的不同,模型由漢特曼公司進行整體重建和開發、計算和模擬。與已有的多件式拼裝解決方案相比,新工藝所帶來的低變形熱處理和較短的工藝鏈,簡化的、甚至是關鍵的熱連接過程,可以實現高成本效益的生產和一體式壓鑄概念中的最佳公差設計。后續的機械加工可以在一次裝夾操作中進行。在針對各種批量的要求和使用條件下,這種創新的方法都有很好的定位。 目前,標準的后副車架是由鋼或鋁制成的,通常由幾個單獨的部件和各種焊接接頭組成。為了適應各種控制臂和近軸組件或焊接鋼板和鋼結構,模具和擠壓型材與金屬板結合的方案與精心設計的、有時是復雜的工藝技術以及漫長的工藝鏈密切相關。 東安動力發動機總裝日產能創紀錄 哈爾濱新聞網消息,日前,哈爾濱東安動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加工中心,大幅提升日投料能力,使發動機總裝日產能最高達1800臺,創下建廠以來日產能紀錄。 今年1-5月,東安動力累計生產發動機20.5萬臺,同比增加72.43%;累計銷售發動機20.99萬臺,同比增加71.81%。其中,5月生產發動機4.16萬臺,同比增加22.76%;銷售發動機4.1萬臺,同比增加20.11%。 蔚來第二工廠明年三季度投產 6月10日,在合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位于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的蔚來第二工廠已經開工,預計明年第三季度投產。工廠已經開始做結構部分,包括電池包在內全部都在園區內,通過園區物流直接運到生產線,省下了非常多的物流費用。 據悉,新橋汽車產業園區規劃占地總面積11.3平方千米,包括三個區域——智能制造區、研發生活區及生態文化區,共容納超過1萬名研發人員,超過4萬名技術工人。同時,園區前期投資500億元,規劃整車產能100萬輛/年,電池產能100GWh/年。 河北平鄉自行車產能占國際市場50% 據報道,在河北平鄉河古廟這個小鎮,每小時有4萬輛自行車、童車產品發往世界各地,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天津之后的“第四大自行車產業集聚板塊”,平鄉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童車之都”。 河古廟鎮的自行車、童車類企業4800余家,年產自行車、童車等1.45億輛,占國際市場的50%、國內市場的70%,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力拓和Comptech合作開發電動汽車和5G用鋁合金 據外媒報道,鋁生產商力拓(Rio Tinto)和鋁半固態鑄件技術和設備供應商Comptech合作開發新一代鋁合金,應用于電動汽車和5G天線等先進技術中。該合金由力拓冶金專家為Comptech半固態流變鑄造工藝(Rheocasting)設計,可滿足大型專用單件設計(giga-casting)的生產要求。 該合金具有高強度、導電性和導熱性的特點,同時流變鑄造可加快先進輕型設計進程,并降低生產成本。目前,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對該產品進行鑒定。流變鑄造是一種新興的半固態鑄造工藝,可用于生產具有高強度、極低孔隙率和多種可能合金的低成本鋁部件。 蓋瑞特計劃擴建武漢渦輪增壓器工廠 據國內媒體報道,6月7日,蓋瑞特公布了中國武漢工廠的廠區擴建和生產設備升級計劃,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此次擴建計劃將制造基地的既有生產面積再擴大50%,主體設施建設預計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蓋瑞特系知名的渦輪增壓器制造商。此次擴建完成后,武漢工廠將率先在中國引進首條制造汽油可變截面增壓器全自動高速生產線,根據規劃,蓋瑞特未來還將計劃在上海工廠引入電動增壓技術的產線,為混動汽車、氫燃料汽車提供產品。2020年,蓋瑞特中國區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2%。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持續增長 據財聯社報道,高盛發布研究報告指出,雖然 4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放緩,但預計將在下半年迎來反彈,因為將有更多高性價比的 5G機型以及有最新功能的旗艦機型推出。高盛還表示,考慮到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截至4月份 5G手機在中國的滲透率已達到 78%,預計整體市場呈現溫和增長態勢。 此外,IDC 此前也發過研究報告,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 13.8億部,同比增長 7.7%。這一趨勢將持續到 2022年,明年預計出貨量達到 14.3億部,增長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