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31日-4月2日,2025鎂產業鏈與鎂市場論壇在浙江省金華市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尚鎂網、上海有色網聯合主辦。來自政府機構、科研單位、鎂產業鏈企業、金融企業、技術及裝備供應商、貿易公司、新聞媒體等逾千人參會。 會議共商構建鎂產業鏈生態圈大計,以市場機制和市場力量推動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動鎂材料的規?;瘧?。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潘復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韓恩厚,寶武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民,陜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忠,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陜西省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單智偉,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曾小勤,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王慧遠等嘉賓出席會議。 王強民、寧波保稅區海天智勝金屬成型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樂曉東、上海有色網首席執行官盧嘉龍分別為大會致辭,國際鎂業協會主席哈特穆特·菲舍爾以視頻形式致辭,潘復生作題為《鎂材料對布局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作用》的主旨報告,蘭溪市招商投資服務中心黨組書記趙飛作蘭溪市推介報告。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鎂合金產業化投資與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尚輕時代金屬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尚鎂網創始人董春明主持開幕式。
寶武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強民致辭 王強民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寶武鎂業2024年的發展情況。他表示,近年來,寶武鎂業積極踐行國家“雙碳”目標,利用 AI 賦能生產制造,致力于構建“低碳化、高端化、數智化、集約化、全球化”五維驅動的行業新范式;打造跨學科創新聯合體,與科研機構通力合作、深度協同,搭建鎂冶煉工藝優化與終端應用創新的雙向賦能平臺;搶抓輕量化風口下汽車、建筑、軌交等行業中鎂應用發展的機會,加快鎂基材料在光伏、風能、氫能、航空航天、軍工等方面的應用推廣,持續拓寬鎂材料的應用邊界;構建從礦山到終端的全鏈服務體系,為資源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開發方案,為制造端客戶打造專屬材料數據庫,為終端用戶提供應用技術保障。未來,寶武鎂業希望能與全鎂產業鏈中的各個參與方——高校及研究院所、終端用戶、生產企業、設備廠家等開放包容、攜手前行,共建鎂產業生態圈。
寧波保稅區海天智勝金屬成型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樂曉東致辭 樂曉東介紹了海天智勝金屬是專注于冷室壓鑄機、熱室壓鑄機和鎂合金注射成型機研發制造的企業,在我國提出“雙碳”目標背景下,公司不斷深耕鎂合金成型技術,于2023年推出當時全球最大的鎂合金注射成型機,并計劃于今年年中推出7000級鎂合金注射成型機,配置平行雙注射螺桿,理論注射量將再次翻倍,將實現超大尺寸、大重量的鎂合金產品成型。同時,針對5mm以上的鎂合金厚壁件產品,將推出“新形態”厚壁件專用鎂合金注射成型設備,實現電驅殼體等鎂合金厚壁件的高質量成型。公司愿以裝備之力替代進口,擴大鎂應用,加速規模化,助推中國“鎂”好未來。
國際鎂業協會主席哈特穆特·菲舍爾以視頻形式致辭 哈特穆特·菲舍爾在致辭中表示,鎂行業正面臨重大的全球性挑戰,供應限制尤其是在中國以外地區仍然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價格波動也在持續影響行業發展;庫存緊缺也帶來了不確定性。此外,更可持續的生產策略和供應鏈的緊密合作,是行業另一個重要焦點,尤其是在歐洲等市場,低碳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汽車制造商,正在優先選擇具有明確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供應商,這對鎂行業來說是挑戰,也是創新和引領的機遇。當前,全球合作伙伴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國際鎂協長期致力于加強行業各方合作,以應對這些共同挑戰并提供新的增長機會,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以確保擁有一個更強大的鎂業未來。
上海有色網首席執行官盧嘉龍致辭 盧嘉龍表示,上海有色網作為第三方獨立定價機構,充分理解穩定的供應鏈和報價對于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他們始終站在制造業這一邊,以發現產業鏈的納什均衡價格為己任,以為全球供應鏈聯合做貢獻為目標,希望成為反映東方聲音的全球定價機構。他們將充分發揮數據和信息優勢,體現中國金屬價格的全球話語權,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潘復生作報告 潘復生在報告中指出,鎂材料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輕量化顯著、功能特性優異、環境負擔小等特點,有望為我國現代產業發展提供突破性和顛覆性途徑,發展和應用潛力極大。鎂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迅速,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和未來產業布局可以提供重要支撐。鎂材料輕量化、多功能化與裝備智能化、能源綠色化的有機聯動和結合,有望對我國能源轉型、節能減排、智能裝備競爭力提升等發揮重要作用。
鎂合金產業化投資與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尚輕時代金屬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尚鎂網創始人董春明主持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作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韓恩厚作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陜西省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單智偉作報告
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王慧遠作報告 在大會報告環節,譚建榮、韓恩厚、單智偉、王慧遠分別以《輕量化設計與低碳化制造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鎂合金及部件的表面處理技術與應用》、《鎂產業鏈的痛點、舉措和預期成效》、《高性能注射成型鎂合金開發及應用》為題作報告,圍繞鎂合金材料的研發創新、產業化應用及可持續發展路徑展開深入探討,為鎂行業高質量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參考和創新的發展思路。
該環節由重慶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重慶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主任委員王敬豐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曾小勤 在下午的專題報告環節,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曾小勤,寶武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小稻,寧波保稅區海天智勝金屬成型設備有限公司鎂合金行業線總監葛琪威,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國華等嘉賓圍繞不銹鎂合金研發應用、鎂合金注射成型開發與應用、輕質鎂合金在航空航天及低空經濟等領域的研究應用現狀及展望等展開討論,報告內容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現場氛圍熱烈。
寶武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小稻
寧波保稅區海天智勝金屬成型設備有限公司鎂合金行業線總監葛琪威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國華
雅迪科技集團副總裁 王金龍
青陽縣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青山
國際鎂協歐洲代表Martin Tauber博士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先華教授
上海有色網分析師焦佳妮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副主任委員杜文博主持下午論壇
海鎂特鎂業有限公司亞太區技術總監甄子勝分別主持下午論壇 4月2日上午,2025鎂產業鏈與鎂市場論壇進入第二天的大會報告環節,本環節聚焦熱點話題——鎂合金在汽車領域的應用,緊扣本次論壇的主題:鎂—為中國制造減重,為低碳經濟賦能。
這一環節共有9位報告人發表了演講,包括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建鋒博士、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高級工程師陳安紅、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蔣斌教授、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整車輕量化部負責人周海、質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陜西質鎂融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龍、寧波力勁應用工程部工程師張寧、湖南大學蘇州研究院院長助理肖培杰博士、科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磊、尚鎂網創始人、尚輕時代金屬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春明。
王建鋒博士的演講題目為《金屬鎂在汽車上量產應用一案例分享和前景展望》。他對鎂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歷史,特別是通用汽車的鎂合金應用情況進行了回顧,對鎂合金在汽車上的案例進行了分析,以輪轂為例對鎂合金應用進行了經驗總結,并對鎂合金輪轂的發展機遇進行了闡述。王博士認為鎂合金輪轂的開發與應用存在發展機遇,包括采用具有不銹、高強高韌特性的新型合金,同時減低鍛旋成本;需要開發新工藝和模具,減少工序、提高效率。對如何增加金屬鎂在汽車上應用,王建鋒博士提出了新的設想,一是增加現有鋁合金中的鎂含量,包括6xxx系列板材、A356厚壁鑄件、一體化薄壁鑄件;二是嘗試開發鋁鎂復合鑄造工藝;三是開發高鎂(>5%)鋁合金。
陳安紅高級工程師 陳安紅高級工程師演講的題目是《上汽電驅總成鎂合金殼體的設計與量產開發》。他認為,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能量閉環原理,在水平路面30km/h勻速行駛條件下,整車每減重1公斤,動力電池容量減少30wh,整車減重100公斤,動力電池總容量減少3kwh。他預計,新能源汽車使用鎂合金可實現減重120-150公斤。對于汽車壓鑄件來說,鎂合金與鋁合金材料性能接近,制造工藝和設備可以通用,替代較為可行。按照當前汽車單車用鋁量為180公斤,其中壓鑄件重量約為108公斤,如果50%被鎂合金替代,單車用量將增加至少35公斤;2024年全國汽車產量為3100萬輛,如果有1/3,約1000萬輛汽車采用鎂合金替代壓鑄鋁合金,則鎂合金市場增量規模至少為35萬噸。 他介紹,2022年上汽全球首款鎂合金電驅動總成發布并量產,應用在智已飛凡、名爵等車型上。該鎂合金電驅最大的鑄件超過8公斤,殼體總重14.2公斤,實現整車減重7公斤。2024年11月,上汽第2代全球首款量產半固態工藝鎂合金電驅殼體發布,殼體總重14公斤,實現整車減重7公斤。他認為鎂合金半固態觸變注射成型工藝的優勢,還分享了鎂合金電驅動總成殼體產品開發中所遇到的技術挑戰。
蔣斌教授 蔣斌教授演講的題目為《高性能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現狀與思考》。蔣斌教授介紹了重慶大學國際鎂中心團隊的產業化研究進展,包括新型鎂合金材料設計、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和過程仿真和優化、腐蝕防護與連接等方面,并分享了他們在汽車鎂合金應用開發方面的案例。 蔣斌表示,鎂合金輕量化效果十分顯著,低成本優勢明顯,鎂合金已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得到了廣泛應用,進一步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發展的新型壓鑄鎂合金綜合性能優良,開發的鑄造鎂合金缺陷控制、耐蝕性提升技術、連接技術等效果顯著,已在汽車構件上得到了大量應用。開發的多款復雜薄壁、高強韌、耐蝕的高性能汽車鎂合金壓鑄件,已在知名汽車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量產應用。目前,超大尺寸鎂合金一體化壓鑄件開發成功,綜合性能優良,進一步應用潛力巨大,半固態注射成型鎂合金輪轂的應用潛力巨大。
周海先生 周海先生的報告題目為《賽力斯汽車先進輕合金開發與應用》。他介紹,近年來,鎂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由成員艙內逐步向外發展(如前端模塊、車輪、開閉件等)。賽力斯汽車已經應用有鎂合金CCB、鎂合金座椅、鎂合金大屏背板、鎂合金方向盤骨架。目前賽力斯單車鎂合金應用約20公斤,處于行業前列。問界全系大都應用鎂合金CCB,通過材料輕量化減重約3.6公斤。同時,通過結構優化實現結構輕量化和集成輕量化,實現再減重5.2%,并進一步降本。問界M7及M9全系五座應用鎂合金座框,為行業量產最大尺寸鎂合金零件,共減重6公斤。鎂合金座框相比鋼制零件,集成部件15件,減少模檢夾具近40套,實現集成輕量化;通過拓撲優化分析,優化6處,再減重7%,并進一步降本。問界車型應用鎂合金大屏背板,厚度約1.5-2mm,材料減重1公斤;該部件采用半固態成型,相比傳統成型,模具壽命提升505,碳排放減少98.5%,相比壓鑄成型實現減重10%。問界應用鎂合金行李箱支架,單車減重1.1公斤,該部件也采用半固態成型工藝制造,相比傳統成型模具壽命更長,材料基礎性能更好。 周海表示,輕量化是新技術應用的驅動力,是一家企業技術發展的總和體現。鎂合金等先進材料是輕量化最主要的途徑,賽力斯會持續加強其研發及應用。
黃龍先生 黃龍先生演講的題目為《重卡內卷下的鎂合金商用價值》。黃龍介紹,隨著電動化趨勢,電池成本越來低,電池電量越來越大,電池包也越來越重,新能源重卡相較傳統重卡自重重2噸甚至3噸。新能源重卡續航里程與自重難以兼得,無法很好地同時滿足長距離運輸和載貨需求。在此背景下,陜汽集團質子汽車開始以最佳資產收益BAR(BestAsset Returns)理念創新開發新產品,以更好的為重卡賦能,他們認為,BAR更能反映車輛的技術性能對車隊經濟效益的影響,是新車開發的重要指導方針。目前,質子汽車質子汽車圍繞商用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輕量化”開展科技孵化、產業集聚。目前商用車超100款,覆蓋市場對全場景主流新能源產品需求,氫能重卡銷量全國第一。質子汽車新能源重卡相較傳統燃油重卡提升BAR 28.8%。他們自研鎂合金輕量化技術,降低重卡牽引頭及掛車部分重量約1.5噸,實現貨運量最大化,大幅提升運營收入。 質子汽車創新合作模式,與國內相關企業合作,打造鎂合金商用車應用新業態。黃龍先生分享了他們在商用車鎂合金技術創新方面、商用車鎂合金產品創新方面的計劃和進展。其中,聯合西安交通大學歷時3年共同開發全國首個鎂合金倉柵式半掛車,一期實現減重800公斤,單車消納鎂合金800公斤。自2024年12月1至今樣車運行里程>20000km,運輸路線以平原路線為主,部分為山路目前產品狀態良好,基本達到量產、可售狀態。鎂合金車載氫系統框架開發,完成了全部強檢試驗,試驗結果優異。目前已經完成二代產品開發,4瓶組鎂合金框架+Ⅳ氫瓶實現減重超500公斤。公司還開發了全球最大的鎂合金一體壓鑄儀表板管梁,總成重量僅9公斤,相較傳統鋼制橫梁減重9公斤,減重率50%,產品模態提升18%,目前已實現量產裝車。黃龍先生還向與會者介紹了質子汽車鎂②單車消納1.2噸;③整車合金產業化規?;妇?-Mg12,①原子序數12;減重12%;④牽引車+掛車共6軸12輪組;年消納鎂合金12萬噸。
寧波力勁應用工程部工程師張寧 寧波力勁應用工程部工程師張寧演講題目為《新型鎂合金半固態觸變成型技術-TPI及技術優勢》,深度解析TPI技術的技術優勢與創新價值。作為力勁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鎂合金半固態觸變成型解決方案,TPI技術通過觸變制備半固態鎂合金漿料,與冷室壓鑄機相結合實現高效成型。相較于傳統的螺桿注射半固體成型技術,TPI具備獨立的制漿和壓射單元,螺桿與錘頭尺寸可獨立選擇,能夠靈活調整參數,顯著減少孔隙率;相較于冷室壓鑄技術,具備更低的能耗、更高的性價比以及更優的產品性能。產品材料組織結構更加均勻、晶粒尺寸更小、孔隙率更低,機械性能與產品尺寸精度得到顯著提升。
湖南大學蘇州研究院院長助理肖培杰 湖南大學蘇州研究院院長助理肖培杰博士發表演講《多材料車身結構數字化設計與集成制造技術進展及應用》。介紹了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多材料車身結構數字化設計與集成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發情況,特別是在鋁、鎂材料應用和推進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成果以及技術轉化情況。該團隊的“大型輕合金汽車鑄件先進設計與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24年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科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李磊總經理 科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李磊總經理發表演講《鎂及鎂合金熔劑和合金化的機理及應用》。李磊系統介紹了鎂及鎂合金熔煉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與挑戰。鎂及其合金熔點低、易氧化燃燒,熔煉時需熔劑或保護氣體覆蓋。報告詳細分析了熔劑(如無水MgC12、KC1、NaC1等)的組成、性質及作用機理,強調精煉對鑄件質量的重要性。此外,探討了氣體保護法(如SF6、CO)的優缺點及環保問題并提出了優化熔劑配方(減少MgC1z用量)和聯合精煉工藝的建議。在合金化方面,報告解析了A1、Zn、Mn、Zr等元素的溶解特性及強化機制,并介紹了新型添加劑技術以提升合金性能。最后,公司展示了其高標準熔劑產品及創新工藝,致力于推動鎂合金行業的高效環保發展。
董春明先生 董春明先生的演講題目為《中國鎂工業的新進展及擴大鎂應用的新機遇》。他介紹了中國鎂工業的生產、消費、出口等行業與市場情況,概括了近兩年中國鎂工業取得的積極進展與積極因素,其中包括:鎂冶煉環保節能改造取得進展;國家出臺相關產業政策支持鎂產業高質量發展;地方政府出臺政策支持建設鎂產業集群;籌劃中的鎂冶煉投資項目增多;鎂行業并購及集團化一體化取得重大進展;鎂合金加工項目及投入增加;鎂合金研發投入加大,項目與成果增多;鎂合金創新應用成果增加。
董春明表示,中國鎂的生產和供應正在趨于穩定,從2025年開始,原鎂產能還將逐步增加,在產能上可以足夠滿足未來5年全球產業鏈的需求。中央政府反復強調要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的重要性。這有利于世界也有利于中國。中國鎂工業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鎂。國外和國內客戶都應該對鎂的供應保持信心,繼續開發鎂的新應用。鎂價格從去年3月起開始低于鋁價,目前已經顯著低于鋁價,性價比凸顯。鎂合金擴大應用進入新的機遇期,在部分市場迎來規?;膽闷凇fV合金的應用研發加快,投入加大,也醞釀著未來新的市場。一些積極的因素正在匯聚,將會促進鎂業可持續發展。中國鎂行業在不遠的將來為市場提供低成本、低碳、綠色的鎂材料和鎂產品。董春明建議加強全球合作,建立全球鎂可持續性標準和認證體系,支持和鼓勵鎂行業向高質量和可持續轉型。
重慶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戰略規劃部部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執行秘書長席歡主持第一節會議
上海有色網高級總監俞進主持第二節會議 大會為期一天半,共設置了23場精彩的專題報告,內容涉及鎂業市場與形勢分析、高效鎂冶煉加工技術、鎂合金開發與應用案例分享、鎂合金材料進展、鎂業可持續發展、鎂業公司戰略等。40家鎂產業鏈企業進行了現場展示,產品和服務涉及原鎂及鎂合金材料、鎂合金壓鑄件、半固態加工產品、型材及板材和鍛件等變形加工產品、鎂合金壓鑄和半固態加工設備、鎂合金表面處理產品和技術、鎂合金鈑金件和精密加工產品等。 據尚鎂網信息,本次論壇吸引了國內主要汽車廠家的參與,頭部車企幾乎都派員出席,表明車企對鎂合金材料的關注度明顯提高。參加鎂論壇的車企主要包括:賽力斯汽車、中國一汽、長安汽車、東風汽車、上汽集團、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廣汽集團、北汽集團、通用汽車、奇瑞汽車、蔚來汽車、哪吒汽車、理想汽車、小米汽車、極氪汽車、陜汽集團、零跑汽車、奧迪一汽新能源、質子汽車、捷豹路虎、大眾汽車、小鵬汽車、小鵬匯天、智己汽車、深藍汽車、特斯拉、上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陜西重汽、東風商用車、遠程商用車、安徽合派特種車輛等。據DeepSeek粗略統計,上述車企的汽車產量約占全國汽車總產量的80%-85%,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90%以上。 出席本次鎂論壇的重點0EM企業和還包括:大陸汽車、奧托立夫、一汽鑄造、汽富維、中信戴卡、順普汽車零部件、均勝汽車、吉文汽車、法雷奧、華孚精密科技、鎂瑞丁輕量化、上海紫燕合金科技、今飛集團、舜富精密、寧波韻升、匯川動力、廣東鴻圖等。 多家領先的汽車鎂合金零部件企業也在論壇上設置了展位,展示他們汽車鎂合金產品,包括:鎂瑞丁輕量化技術公司、寶武鎂業、華孚精密科技、得鑫科技、銀光華盛、八達鎂業、駛多飛集團、紫燕合金、神木利臻、舜富精密等。 本次論壇是在特殊時期和關鍵節點舉辦的,正是鎂合金在汽車領域應用開發再加速的時刻。論壇上鎂合金領域專家的前瞻信息分享,產業鏈重點企業的專題信息分享,參展企業的現場產品展示,與會代表的充分交流,對鎂合金在汽車領域的開發與應用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會專家和代表都表示,本次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接地氣、有時效、開眼界,參加論壇不虛此行。 相信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能切實促進鎂產業鏈的溝通與合作,特別是能有效推動下游汽車等企業加快鎂合金應用步伐。如若此,本次論壇將在鎂產業發展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