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查德·奧伯萊(右) 1974年,理查德·奧伯萊離開了寧靜的下法蘭肯小鎮埃爾森費爾德,前往意大利的Idra公司開發壓鑄機部件。幾十年后,他的決定促成了超大型壓鑄機Giga Press的發明,這項發明正朝著革新汽車行業邁進。現年84歲的他與菲奧倫佐·多尼共同獲得了歐洲發明家獎。采訪的第二部分討論了奧伯勒對壓鑄未來前景的看法。 “有時候,你必須勇敢地跳入深水區,才能在未來立足。” 理查德·奧伯萊。 EUROGUSS 365:奧伯萊先生,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朝著更大尺寸的壓鑄件和壓鑄設備。從您的角度來看,有沒有極限? 理查德·奧伯萊:十年前,我們收到了來自美國的一個詢價,要求一臺鎖模力為20000噸的壓鑄機。我們仔細考慮后回答:是的,我們能做到。但是那個訂單最終沒有落實。還好沒接那個訂單,因為它可能步子邁得太大了。之后,我們研制了第一臺9000噸的壓鑄機,無論是機械性能還是液壓和控制系統都表現優異。如果市場需求的話,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制造更大的機器。我認為,人們總是會嘗試生產更大更好的產品。我很想知道我是否還能參與到其中。 EUROGUSS 365: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殘次品(rejects)和停機時間(downtimes)是否是正常且無法避免的現象,或者是否已經有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奧伯萊:使用傳統的控制系統,在壓鑄機的桿側有一個閥門來控制速度。如果使用液壓油,可能會發生柴油效應導致油燃燒。而使用水-乙二醇混合液時,高溫會導致水從乙二醇中分離出來并產生巨大的壓力峰值。這不僅會導致壓鑄件的質量損失,還會造成機器頻繁停機。閥門或氣缸損壞、密封燒毀等問題層出不窮。我開發了“5S”控制系統正是為了解決停機帶來的高昂成本問題。一個三腔的壓力緩沖器確保我可以始終掌控壓鑄機的工作狀態。我們在2018年制造了第一個原型,并且它已經在意大利的一家壓鑄廠運行——沒有出現過停機情況。 EUROGUSS 365:目前,大型一體化壓鑄(Gigacasting)只存在于汽車行業中。您認為這種技術有可能應用于其他行業嗎? 奧伯萊:絕對有可能。目前我還沒有看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但既然超大型壓鑄機(Giga Press)已經問世,聰明的人總會想到它的應用方式。其最大的優勢在于我不需要生產大量的零件并通過各種鉚釘、螺絲或焊接的方式將它們組裝在一起。這將會幫助我們產生新的思維方式。 EUROGUSS 365:這意味著像埃隆·馬斯克這樣的人物也需要出現在其他行業中嗎? 奧伯萊:他推動了一些事情的發展,這是好事。我們可以從中學習,比如在決策果斷性方面。 EUROGUSS 365:通常非常大的鑄件都是由汽車制造商自己生產的。這對供應商,也就是傳統的鑄造廠來說會產生什么影響? 奧伯萊:汽車行業一直有自己的鑄造廠,但它總是依賴于供應商,因為需要緩沖需求波動。我認為供應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適應這種情況。當然,對于供應商來說,做出這樣的投資會很困難。但也許會形成合并來實現這樣的目標。有時候,你不得不大膽嘗試才能在未來立足。
EUROGUSS 365:您現在已經84歲了。你還想給壓鑄世界帶來什么呢? 奧伯萊:埃隆·馬斯克說機器需要變得更快。我說:用現在的控制系統已經不能再做到這一點了。你必須重新思考控制系統。我將利用時間來具體化這個想法。看看我們是否能制造出一個原型機(指的是初步設計出來的、用于測試和驗證新概念或新技術功能的第一個版本的機器)。 EUROGUSS 365:在過去,人們設計事物的方式與今天不同。現在有了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您掌握了這些技術嗎? 奧伯萊:計算機是掌握了,人工智能則沒有! EUROGUSS 365:您是不是習慣于自己構思創意,并讓其他人幫助您將這些想法變為現實呢? 奧伯萊:確實如此。一直以來,我都是這樣做的。我對探索新技術有些興趣,但我覺得憑借我的豐富經驗,可以找到很多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本文編譯自Euroguss 365新聞中心,編譯和轉載旨在促進行業內知識的交流與分享 |